初中学历的中国大爷如何将鱼竿变为国之珍宝?

发表时间: 2024-04-19 18:18

初中学历的中国大爷如何将鱼竿变为国之珍宝?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作为全球碳纤维消耗量最大的国家,西方国家想要制裁我们,直接禁止向我国出口碳纤维就行了,尤其是日本,妄想利用这点卡住我国工业咽喉。

可是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动手能力,早在很多年前,这项技术就已经被我们攻破了,而且最打脸的是,攻破这项技术的竟然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老人。

后来2022年珠海航天展中,因为拥有了碳纤维,我国歼-20战斗机得以出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没有这位老人,那么这架战斗机很可能会晚一些出现。

这让大家十分疑惑,一个初中毕业的老大爷怎么会拥有这样惊艳的成就?他的成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艰苦往事。

01

和碳纤维产品的契机

1987年,初中毕业的陈光威在山东威海的一个镇子里主管工业,这个时候,一家石化科研器材厂快要倒闭,于是陈光威临危受命,在上级的命令下接下了这个器材厂。

陈光威摇身一变成为了器材厂的厂长,这称谓说起来好听,但是其中的艰难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陈光威从小吃尽苦头,养成了坚毅不拔的性格,他有信心能将这器材厂盘活。

当时陈光威面临的困境就是,厂里的员工基本上走完了,只有30多个老员工因为跟工厂感情深厚还在苦苦支撑。而且工厂的核心技术陈光威还没有掌握,自己手里还没有几个钱,这样的情况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得崩溃好久。

陈光威没有放弃,他打算利用工厂生产玻璃纤维布,正因为他考虑到了山东威海是一个海边城市,那个年代人们靠海吃海,渔业发展迅速,想要有上好的渔具就离不开玻璃纤维布。

但是器材厂人手不够,技术不行,没有那个厂家能看得上陈光威这破败的工厂。于是陈光威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奔波在大街小巷,不断寻找机会获取订单。

在陈光威不断的,多次请求之下,他拿到了第一个订单,为环球渔具生产玻璃纤维布。拿到订单的陈光威喜出望外,马不停蹄的回到工厂,带领为数不多的工人们开始赶工。

万事开头难,在接到环球渔具的订单之后,这个垂死挣扎的工厂终于渐渐的被陈光威盘活,盘活之后,陈光威有更多时间思考该怎样带领工厂向前发展,于是他便提出了玻璃纤维鱼竿的构想。

经过长时间的研制,陈光威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了这款产品,而这款产品对于我国渔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以后我国的这类鱼竿再也不需要进口了,这也因此让陈国伟有了一定的名气。

走到这一步,陈光威可以说已经成功了第一步,可谁能想到让一个破败工厂焕发生机的竟然是一个初中毕业的人。

02

农民出身的初中毕业生

1942年的时候,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身为当地名伶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家里就剩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还有一个身怀六甲的母亲,而母亲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正是尚未出世的陈光威。

没有人知道陈光威的父亲去了哪里,也没有人愿意帮忙去找,因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陈光威的母亲在失去了家中的主心骨后,不得不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辗转至山东威海的乡间,幸好有了她娘家人的呵护与帮助,陈光威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平安地降临人世。

可是那时候中华大地有很多地方都燃烧着战火,外婆家的生活也不太稳定,为了躲避战乱小小的陈光威甚至还会跟着外婆四处讨饭。

即使生活过的这般困苦,陈光威依旧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成立之后,日子终于过的好了一些,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平稳安定的生活下去,可没想到在陈光威身上的磨难还没有结束。

母亲后来的改嫁,让陈光威成为了这个村子里的“外族人”,处处受人排挤,但是无论多难陈光威依旧默默付出,手脚勤快的他通过帮助村民干活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上小学时,陈光威学习十分刻苦,因此成绩也十分优异,在小学期间,他熟读四大名著,在《三国演义》里他还有一句最喜欢的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到了升初中的时候,因为生身父亲是个戏子又抛下这一大家子不管,陈光威失去上初中的资格,于是小小的陈光威不得不放弃上学资格早早的开始养家糊口。

就这样到了1959年,机会来临,村里的出现了一所农业中学,这所中学十分人性化,他们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可以允许学生们半工半读。

渴望知识的陈光威立刻报了名,因此陈光威得以读完初中,可是当时继父家的条件也不好,陈光威读完初中就没再上学了。

后来的陈光威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他养过猪,承包起了土地,还和村民们一起到城里做过建筑工人,把自己的家经营的温馨极了。

1983年在村民的推举下,陈光威成为了他们村的村支书记,在这之后四年,陈光威接手了那个工厂,为后来研制碳纤维奠定了基础。

03

碳纤维的研发

玻璃纤维鱼竿研制成功之后,陈光威便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他明白想要让厂子越办越红火,就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

因为当时研制玻璃纤维鱼竿,陈光威的学识已经和半个专家差不多了,因此经过一些资料的查阅,陈光威想到了碳纤维鱼竿

碳纤维这种材料如果运用到鱼竿上面,会让鱼竿的变得轻松易携带,而且韧性也高,这样钓起鱼来也会越发的得心应手。

可是当时的碳纤维技术我国并没有掌握,这种技术被美国和日本等国牢牢的握在手里,不肯透露半分,无奈陈光威只能三翻四次的去恳求日本人,因此在生意场上受尽了屈辱。

是个人忍到一定程度一定是会爆发的,最后忍无可忍的陈光威决定不靠日本供应商,他要自己研制出碳纤维,哪怕再次把厂子搞破产,但是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就再也不用看着日本人的脸色生活了。

确定了要实施后,1998年陈光威在日本人那里引进一条碳纤维生产线,日本人对于陈光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确定陈光威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后,才同意了下来,这是陈光威最后一次去求日本人。

有了这条生产线陈光威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经历了五年的时间,陈光威的团队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一刻他终于成功了。

而榆次同时陈光威的成就,被国家注意到了。

04

大展宏图

碳纤维作为我国工业上的短板并不是只有一两年,在2001年就有专家提出了研制碳纤维的重要性,而他为此撰写的报告也被国家所认可。

国家科技部拨款两亿元,成立专家组专门用于碳纤维的研究,也就是863专家组,但是两年后过去了,专家组依然没有突破,直到2003年,陈光威的研究成果出现,才让专家组有了新的希望。

刚开始专家组对于一个工厂就能研制出碳纤维感到嗤之以鼻,但是死马当活马医,他们立刻对陈光威的技术进行评测,结果出乎意料,陈光威和他团队的技术获得了国家专业人员的认可。

在经过陈光威以及其他跟他一起研究碳纤维的研究人员的同意之后,陈光威他们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将自己研发出的技术用于国家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从此以后中国人在碳纤维领域再也不用受制于人。

2017年的时候,陈光威先前创建的光威集团成功上市,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斗机也成功问世,这一切都离不开陈光威呕心沥血的付出,但是这两件事情他老人家却没有亲眼目睹。

2017年4月份,陈光威老人家在生产车间因为过度劳累于是长辞。我国也不负陈光威先生的辛苦奋斗,在碳纤维制造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全球领先。

而光威集团在后人的带领下也越办越好,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终于在2023年光光威集团达到了25亿的营收,在他们心中,陈光威老人家是永远的民族之光。

陈光威先生舍小家为大家,深刻践行了企业家晋升,他用他薄弱的力量,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参考资料

[1]中国纺织报 关注 | 纪念中国碳纤维产业化的开创者:《民族之光:陈光威传》出版

[2]纺织服装周刊 追思陈光威,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第一人-纺织服装周刊

[3]央广网 央视证实歼-20已服役 外媒:中国军队最新里程碑

[4]哈尔滨新闻网 央视新闻 歼-20机翼是“碳纤维布”铺成?一起了解_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