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鱼缸混养与造景的完美结合!

发表时间: 2015-12-20 15:20

记得是2013年秋天,家在哈尔滨的我陪家人逛了2次花鸟鱼市,从此爱上了养鱼。决定开缸养鱼之前,看了好多鱼,龙鱼,三湖鱼,海鱼等等。其实那时候也不太懂什么叫过背,什么是三湖鱼,什么是萨伊蓝,如何分品相,都是一点一滴在网上各种积累来的知识,从此有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弄个大点的鱼缸把喜欢的鱼尽可能的囊入其中。

随着留意心仪的鱼儿同时,又一个东西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鱼缸造景,草缸有一种温馨绿色的美,三湖鱼石景有一种冷艳的美,虽这些都不及海缸那种神秘的美,但通过对海缸知识的学习,现实告诉我,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开一个中型海缸,海水鱼繁杂的知识体系看的我是晕头转向,只好踏踏实实的从淡水鱼养起。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引入主题,简单说,我养鱼的目标是各类喜欢的鱼大混养,同时引入鱼缸造景。那么随着知识的积累,问题也就来了。

1.造景的选择

大型鱼,随随便便抢个鱼食,必将把草缸翻个底朝天,满缸飘着飞起来的水草,定是惨不忍睹伺候不起,最终造景目标锁定用三湖石景为造景的基调。

2.底砂选择

三湖缸配合石景最佳选择是用三湖沙(有的叫做菲律宾沙),从网上的知识了解到菲律宾沙成碱性水质,适合三湖鱼、猪鼻龟等,但不适合龙鱼、七彩等酸性水质鱼,但通过我的实践,目前测水质PH成中性水质,并没有成碱性水质。

3.粪便堆积

关于大型鱼底砂粪便堆积的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用反冲同程底滤技术,开缸一年,强大硝化系统完全应付的了各类鱼只混养的粪便。后面我会具体讲解反冲同程底滤技术的实际应用。

4.石头选择

关于三湖石景石头的选择,我选择了淘宝上的假造景石,为什么不用真石头?答案很简单,我开的缸考虑的家里客厅的大小,最后锁定为1.8米长*0.7米宽*0.87米水面高度。你没看错,是0.87米水面高度!!加上上面包边玻璃高1米,为什么选择这么高,很简单,为了观赏面大,漂亮!

那么造景石如果选择真石头,那么大一块石头放进缸里我感觉第一太费劲,一胳膊根本够不到缸底,第二那么大石头你猜会用多重?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把缸底砸了,同时那么大真石头怕把缸底的同程底滤管压坏,所以选择了仿青峰石造型的仿真石头。这里提示大家,造景石有很多选择,一定不要选择什么假山,这种造景根本给不了你自然天然的感觉,会一眼看去就离自然太远,太假!

但是选择造景石的缺点也是有的,首先就是无耻的清道夫,把我造景石漆面喷的显示真实立体感的漆吸掉了很多,近看防真石头没有之前的立体感和真实感了。其次就是这种石头中间是空心的,由于石头里面的水不容易与外界水流通,里面的水会是死水,你的过滤系统一定要强大,鱼缸水体一定要远远大于石头里的死水水体,否则里面的水会影响鱼的健康。

因为我曾开过一个小的三湖缸,选择了小型造景石,六间鱼苗总是成批成批死,死一批我就翻一次缸,用高锰酸钾泡,然后清洗缸,从新开缸,再入缸一批鱼苗还是死,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后来拔起造景防真石头,发现紫石头底下的三湖沙都给熏成了青色,再一闻小的防真石里面臭的简直闻不了!后来我把小三湖缸里面换成了真的青峰石,再也没有成批死过鱼了。石头造型和大小的选择看个人眼光了,后面的图片有我选择的石头!

5.混养鱼只

关于大型鱼混养的选择,首先我发这个帖子时候就在考虑我发到龙鱼之巅哪个论坛里,是三湖造景?是金龙鱼论坛,还是七彩论坛?最后我发到了龙鱼混养里,因为我的选择是以金龙鱼为主题,其他都是配鱼。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鱼缸里有金龙,银龙,红尾猫,战船,鹦鹉,罗汉等等,后来又进了一条巴西亚,话说这红尾猫是太TM能吃了。我某天一回家发现小巴西亚没了,在仔细一看,红尾猫嘴里还露着巴西亚的尾巴,原来饿的红尾猫把我的巴西亚给吃了,气的我后来直接把红尾猫送人了,其实红尾猫小的时候很可爱的,就是随着体型的变大,不适合比它嘴小的鱼混养,而且变得不可爱了。

后来为了降低鱼的密度,考虑到不想挑战我硝化系统的极限,毕竟底砂缸的粪便完完全全是靠生化过滤,先后送走了战船,银龙,后来又进的巴西亚(太能抢食太能拉了)等等,再后来又觉得缸里的鱼少,又陆续进了四只布隆迪六间。后来又了进一批七彩,原因一是七彩鱼我一直觉得很漂亮,原因二是七彩鱼饭量小,粪便也就少,原因三是都说七彩难养,我也想用七彩证明下我的底砂混养缸水质美问题。

目前我的缸里是1个过背金,1个猪鼻龟,1个罗汉,2个鹦鹉(用来陪罗汉玩的),4个布隆迪六间,20个七彩,2个清道夫,1个飞凤,1个四纹虎,共计33个生物。虽说金龙是主题,但是感觉没金龙鱼缸一样充实漂亮了,呵呵。

6.鱼缸与同程底滤

关于鱼缸制作与反冲同程底滤技术,重点就在这里!这里要把鱼缸设计和反冲同程底滤技术的应用放在一起说,是因为鱼缸定制的时候我就准备好了这些知识,要把鱼缸的定制与反冲同程底滤完美结合。首先是确定鱼缸尺寸,这个不多说,尺寸根据各家房间大小与位置设计。

所谓反冲同程底滤技术,就是用同程底滤管子铺在鱼缸底部,底滤管布满了事先打好的小孔,孔的作用是出水或吸水,同时孔也输送氧气,管子与管子间的空隙铺满陶瓷环,使陶瓷环与管子成一个平面铺满,再上面一层我选择了生化石(淘宝货),将生化石铺满一层,再往生化石上面的一层铺三湖沙。

这里注意解释几个术语,反冲同程底滤所谓同程,是指底滤管的主管道接在整个底滤管路中间,使得水流输送能力均匀分配到底滤管的两头,避免了只接在一头时,到底滤管路另一头的末端已经没有出水或进水能力。

同程底滤分正吸与反冲,所谓正吸就是同程底滤管的总管路是吸水作用,鱼缸里内置一个水泵接同程底滤总管路通过缸底管子的孔吸水然后在缸里吐水,组成内循环,或者吐水口直接接2级过滤。比如上过滤缸,然后新水通过上过滤从新回到缸里,这样整个底砂层就变成了鱼缸的一级过滤。这个组合循环优点是前期过滤效果好,底砂层直接变成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双重效果,缺点是长时间后粪便堆积满底砂,硝化系统容易崩溃,到时候翻缸不是一般的麻烦!

所谓反冲就是底滤管的总管路作用是出水,通过底滤管子的小孔出水和出氧气,使底砂层下面形成向上的水流动,同时从下往上返氧气。

目的一是使粪便不会堆死在底砂里面,将粪便尽可能的冲到水体里,参加鱼缸水体过滤循环;目的二是大家知道,氧气是培养硝化菌的重要因素,这样通过底砂下面的底滤管输出水流与氧气,使整个底砂层(最底层陶瓷环,二层生化石,三层底砂)变成硝化细菌的温床,可想而知这个温床会承载的硝化菌有多强大!

这里我做的改动是,将鱼缸底滤缸里的(注意是底滤鱼缸的底滤,不是反冲同程底滤管,搞清楚)水泵上水管道在鱼缸出水口的一端,直接接到鱼缸反冲同程底滤管总管路的进水口,同时将氧气泵的输氧管也接在反冲同程底滤管总管路的进水口,使经过鱼缸底滤缸过滤的新水直接通过反冲同程底滤管各分管的小孔冲出来,氧气同时也从这个小孔冲出来,使底砂层最底下的新水和氧气通过底砂层返到上面。

这样改造的好处是经过底滤缸过滤的新水和氧气从砂底冲出,使得砂底不至于像直接在鱼缸里的水泵内循环过来的水那样容易堆积赃物,增加的彻底翻缸的周期,目前使用一年,完全无压力,至于多久翻缸,不敢说永远不用翻缸,至少我用了一年半,毫无压力。

说到这,我想说当时布置反冲同程底滤时图片没留太多,光靠语言的描述,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听明白,加上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如果还没听懂的朋友可以百度反冲同程底滤,再结合图片就应该听明白了,不过有一定基础的应该一看就明白了。

关于管子的选择,我是在淘宝上某家网购的,要大小差不多铺满我的缸底大小,也就是0.7米*1.8米。也有高手能自己制作,个人感觉太麻烦,没那个必要。这里所谓鱼缸定制与反冲同程底滤管的结合,就是反冲同程底滤总管口径要能和鱼缸定制出水口的口径完美结合,位置也要结合到位,方能实现底滤缸过滤出来的水从反冲同程底滤管路出水,同时注意一定要接氧气到管路,使氧气也从砂底出来,对培养硝化菌作用很大。

关于溢流区鱼梳的设计,因为之前设计缸子的时候就考虑到用底砂,我的溢流区鱼梳设计时鱼梳分两个高度,第一个高度是正常位置,直接贴着缸底开鱼梳,第二个高度的鱼梳要留出底砂三层的高度,我是大约离缸底五厘米。避免沙子从第一个鱼梳流出,第一个高度的鱼梳用亚克力板挡死,以后一旦决定不用底砂时,用亚克力板把第二格高度的鱼梳挡死,打开用第一层鱼梳。

关于我的失误,其实我这个缸子反冲同程底滤由于缺乏经验,有一处最大的失误,就是底砂共三层,最底层陶瓷环(和同程底滤管大约同高),第二层生化石,第三层(也最上面的一层)三湖沙。在二层和三层之间应垫一层亚克力打孔隔离板,这个板子要密集小孔的,目的是使最上层的沙子不会因为鱼的翻沙玩耍将二层的生化石甚至最底层的陶瓷环翻出来。

但是我小看了鱼的翻沙能力,同时也是考虑0.7米*1.8米的亚克力隔离板的造价有点虚高,省略了这层隔离板,造成现在生化石和部分陶瓷环直接裸露在沙子上面,我想效果虽然差不多,但是影响美观,现在没有精力从新翻缸铺设了,暂时就这样吧。

7.日常喂食

关于日常喂食,我的鱼多而杂,尤其引进了七彩之后,饲料更是特别在意(七彩容易肠炎),我想再好的饲料也不如自制的牛心鲜虾汉堡。找朋友帮忙做了牛心鲜虾汉堡,本来主要是喂七彩的,没想到什么龙啊,罗汉啊,六间啊,甚至清道夫都跟着抢这个汉堡吃。

现在主要是多样化喂食(营养全面均衡),先喂几条小锦鲤(龙和虎吃),然后喂一层上浮颗粒(除了龙和虎剩下的鱼都吃),然后再喂牛心鲜虾汉堡和冻红虫,最后是下沉颗粒(等其他鱼吃差不多了喂猪鼻龟用,要不是最后喂,没等落到底,颗粒就被其他鱼吃光了,猪鼻龟抢不到)。

每次喂食时注意关水泵,待缸里水体不流动后喂,怕鱼没等吃完,红虫、汉堡和颗粒便随着水体流动进入溢流区过滤了。

8.日常换水

关于日常换水维护,前段时间一直是坚持一周一换水,每次换水缸子高度的五分之一,后期2周一换水。

排水时尽量勤快点用洗沙器接水管,水管直接通到厕所排水,然后在沙子表层搅动抽水,目的是尽量抽出粪便等脏物。懒时直接接鱼缸底部的排水孔排水冲到厕所,这个过程会有很小量沙子随出水排除,属于正常。

困水在鱼缸后侧用两个大水桶困水,每次困水用水管接到洗衣机的水龙头通到水桶,灌满。

进水,在困水大桶里放个水泵,通过水泵接水管直接通到鱼缸顶部进水。

干湿分离盒滤棉的清洗,分离盒每次放两层过滤棉,可能是因为鱼密度大,喂牛心汉堡浑水的原因,基本上是三天一洗滤棉,一周换一层滤棉,否则四天后滤棉就会堵塞,水体容易从盒体外的引流孔直接进入底滤缸第二格。

9.其它小问题

1.龙鱼罗汉七彩混养打架,七彩状态不好,罗汉会追其他鱼

这个答案是有这现象,七彩状态有部分不好,因为害怕,比它大的凶的鱼太多,不过大部分通过长时间的适应,状态逐渐好了起来,也能跟着其他鱼来抢食。毕竟缸子要够大,罗汉是不会死追哪条鱼的,一般是赶走你就不再追了,鱼儿互相直接的摩擦也是领地问题而不是谁要吃了谁,谁要打死谁。

2.猪鼻龟会不会咬鱼

这个我感觉应该分个体和性格,我的猪鼻龟不咬鱼。

3.我这个鱼缸纯靠生化过滤这么大密度的鱼能否应付的了,图片为证!开缸一年半!

4.水温的问题

没进七彩时我水温室温25度左右就够了,七彩25度时部分拒食,为了照顾七彩,我调到了28度。

5.会用人怀疑我这个背常理养鱼的对策,比如七彩,龙鱼适应三湖水质的问题,龙鱼碰石头刮伤鳞片的问题。

我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要非说我的鱼虽然养活,但状态因为你的理论而是不好的,那么我也只能求同存异,因为毕竟你我不是鱼,它内心好于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们活着,积极抢食,这在我看来就是好的!

真的好累,敲了这么多字,文中如有错别字或没说明白的地方请见谅,最后附送我的一个龟鱼混养缸(造景是三湖景加水草加水陆台),一个草缸和猫猫可爱照片若干!

点击阅读全文,体验更多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