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水温选择浮漂以提高钓鱼效率

发表时间: 2023-10-04 19:10

如何根据水温选择浮漂以提高钓鱼效率

钓鲫鱼用浮漂,理论上是在主线能够绷直的条件下,浮漂的吃铅量尽量小一些更好,一般而言在1.2克到1.6克之间最理想。除了这个吃铅量在这个范围内最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漂尾的粗细,同样决定着浮漂的灵敏度。理论上讲漂尾越细越灵敏。

然而,我们在作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野钓环境中作钓,由于受垂钓的远近、水的深浅以及风浪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采用吃铅量、漂尾粗细最适合钓鲫鱼的那种最理想的浮漂。

比如在需要用长竿钓远的水域,小吃铅量的浮漂就很难抛到钓点,即使能勉强抛到钓点也很费劲。如果遇到有风的天气,就基本上很难抛到钓点了。

还有用长竿钓远用细尾漂,眼神不好的钓友观漂就成问题了。

因此,在大多数野钓环境中那种钓鲫鱼比较理想状态的小吃铅量和细尾漂的浮漂都派不上用场。只能无奈的选择大一些吃铅量,和粗尾浮漂,来应对钓远、钓深和有风浪的作钓环境。

一般来讲,钓鲫鱼兼顾钓近钓远,钓深钓浅的话,在吃铅量上选择2克左右的比较理想。不管遇到需要钓远近、钓深浅的水域,都可以用一支浮漂来兼顾,不用钓远,钓深时换大浮漂,钓近钓浅时换小浮漂,避免了换漂和不必要的重新调漂的麻烦。

对于漂尾来说,也可以用加粗尾的浮漂进行兼顾。比如选择那种主体漂尾很细,但在漂尾有两到三目的加粗的浮漂。这种浮漂比整个漂尾都是粗漂尾的浮漂灵敏度要高很多。另外比那种整体漂尾不算细,也比较偏粗的漂尾,又在漂尾加粗了两到三目的浮漂灵明度也要高一些。

现在我们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整体漂尾非常细,在漂尾有两到三目的加粗浮漂呢?

因为这样的浮漂在使用合理的情况下是最灵敏的,它基本不亚于完全是细尾漂的灵敏度。

具体讲就是要在调漂时不要让加粗的部分参与调漂。比如加粗目数是三目,调漂时需要调四目以上。最好调四目或八目之间。钓目也在四目和八目之间。比如调六钓四。当然调四钓四,调八钓四都可以。根据灵顿的需要和饵重的情况对调目和钓目做适当的调整即可。这样做,浮漂的加粗部分始终都在水面之上,不给加粗部分的漂尾没入水中的机会,就不会影响到灵敏度,就相当于这支浮漂就是一支完全的细尾漂。灵敏度是非常高的。

最后我在说一说,钓鲫鱼为什么要对浮漂漂尾的粗细那么的讲究呢?

因为鲫鱼吃食的动作大小受水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从秋天开始逐渐降温以后,水温越来越低,直到冬季,鲫鱼吃口越来越轻。如果我们不讲究漂尾的粗细,用那种完全是粗漂尾的浮漂,或者用整体漂尾不算细,又加了两三目漂尾的浮漂,灵敏度不够高,那么,在水温不算太低点时候,还勉强可以看到鱼口漂相。但是到了水温很低点时段,鱼吃口漂相就很弱了,甚至看不到鱼吃口漂相了。

也就是说,鲫鱼吃食是随着水温的逐渐降低,吃口信号也在逐渐减弱。如果我们不讲究浮漂的灵敏度,在天冷水温很低的时候就很难看到吃口信号了。就会放掉很多鱼口少钓鱼。因此我们必须讲究浮漂的灵敏度,才能尽量让鱼很弱的吃口动作反应到浮漂上来,抓住每一次鱼吃口漂相,保证多上鱼。